當前位置:德育天地>>心理咨詢>> 列表
幾乎所有的焦慮都源于:不允許自己出錯

作者: 楊曉燕 | 發(fā)布時間: 2023/4/10 14:52:16 | 3029次瀏覽

幾乎所有的焦慮都源于:不允許自己出錯

幾乎所有焦慮都出自一個根源,那就是——絕不允許自己出半點差錯。
在那個寧死也要捍衛(wèi)的完美形象背后,總是藏著一顆不堪一擊、驚魂不定的小小玻璃心。因為你認為自己就是個完美的存在,然而戲劇性的卻是,如此地追求完美結果變成了一件那么不完美的事。

01追求完美的人經(jīng)常不幸福
   社會心理學家Shalom H. Schwartz和同事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兩種價值觀截然不同的人。一種人更愿意窮盡所有可能的選項,只為從中挑選出那個唯一的最棒的選擇,這類人被命名為選擇最佳者。另一種人只是找到差不多湊合好的那個選擇,就完成了,滿足了,他們叫做知足者。
   選擇最佳者要花較長的時間進行選擇,而做出來的選擇看起來會比那些知足常樂者迅速做出的選擇要好很多。即使如此,他們?nèi)匀粫ψ约旱倪x擇不甚滿意。
與知足者相比,選擇最佳者過得相對更加不幸福,心態(tài)更悲觀、自卑,生活滿意度更低,并且更容易后悔、自責和抑郁。
   大量心理學研究已證實,完美主義心態(tài)導致抑郁和焦慮,降低生活質量。所有這些發(fā)現(xiàn)無不正中完美主義者的痛點。他們急需改變的,是對出錯這件事的態(tài)度。

02出錯令人發(fā)揮出色
哈佛大學積極心理學家Ellen Langer曾做了一項研究,探索對出錯的開放態(tài)

度如何影響公眾演講焦慮,實驗將參與者隨機分成三組,讓他們進行演講:

A組的參與者被告知出錯是糟糕的(完美主義);

B組的參與者被告知出錯是難免的(自我原諒);

C組的參與者被告知演講需要出一個錯誤,而且還可以出更多意外錯誤。

結果,C組的參與者在演講中感到最舒服,最不焦慮,并且得到了觀眾們的一般最高評分。
   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這組參與者已經(jīng)把完美主義拋在了腦后,只是專注于他們的表達,這樣才能好奇地去探索其經(jīng)歷本身。
   這個實驗很好地說明了:出錯并非是我們避之不及的丑事,一旦錯誤發(fā)生,我們也不應只以自我安慰來應對;出錯還可以是值得鼓勵和慶祝的,它甚至能讓人表現(xiàn)得更加出色。

03出錯讓人更有魅力

大概是去年前年開始,網(wǎng)上一檔以毒舌自嘲為特色的脫口秀節(jié)目漸漸熱門.

無論是名人還是普通脫口秀演員,所有人都很開心。我希望所有完美主義者都能看一看這樣的節(jié)目,不僅僅因為它的幽默,還因為它對于完美主義癌晚期患者有著絕對的治愈效果。它讓我們知道,出錯也很OK,出錯也很可愛。有趣的是,越是有影響力的人出錯越是有魅力。當他當眾揭自己的短時,你會對他印象更加深刻。

04培養(yǎng)我們對錯誤的正確態(tài)度

當你還是牙牙學語的寶寶時,你是多么肆無忌憚地出錯呀!你知道那時的說

過多少語句不通的話,可是你焦慮了嗎?并沒有。反而你開開心心地漸漸把什么都學會了。那么你是什么時候開始,對出錯感到如此厭惡甚至到一種超乎尋常的恐懼的地步?故事大概得追溯到你的小學一年級。你拿著考了98分的試卷興沖沖地遞給媽媽,可媽媽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就問你,那兩分是怎么丟的?然后,噩夢就開始了。
   而現(xiàn)在,是時候改變態(tài)度了。

05如何改變?

如果此刻的你正在焦頭爛額地準備一場你心目中的絕不能失敗的演講,或者

在拖延實施一項已策劃了兩年的計劃,又或是還在糾結抓狂最合適的手機會不會是下一款……我建議你先停下來, 然后去規(guī)定自己在這件事情上出個錯吧!最糟糕的情況,不是你出了錯,而是你居然沒有出錯的勇氣。像是去完成一個隨心的任務一樣去完成這次出錯,同時帶著孩子一般的好奇心,去觀察后果。你怎么知道不會有更有意義的事情出現(xiàn)?比如——你學到了什么?

事實上,正如沒有人會在乎臺燈底座有多干凈一樣,也不會有人真的記得你當時出錯的時候有多丟臉。